糖小逗 > 玄幻魔法 > 我必将加冕为王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变革者分裂保守派也分裂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变革者分裂保守派也分裂(2 / 3)

意识到存在问题,但偏偏不清楚问题在哪儿的路德维希,只能一遍遍反复强调自己这边的核心理念。

只是他宣传的越多,理念解释的越清晰,越没有空白的灰色地带,越是没有人愿意加入他——就如同工人们其实也清楚上流水线和当农奴相比不见得更轻松有尊严,但真沦为农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路德维希也并不打算更正…随着不断有人退出,剩下的豪门集团成员们也就愈发的团结忠诚,人数的减少非但没有让他们变得软弱,反而声势更大,行动力也更强了。

那些分裂出去的势力要么假装保持中立,要么还是不得不“屈从”于执政大人的理念,哪怕他们并不愿意回去。

至于国民议会一方也并没能因为贵族集团的分裂而弹冠相庆,开香槟庆祝——是的,国民议会这边也分裂了。

而且情况还要更严重!

用克里斯蒂安的话说:“一切的起因还要追溯到安森拒绝担任国民议会的议长,不过细细想来就算他答应了,应该也没什么意义。”

既然安森不肯担任议长,原本就“倡导平等”的国民议会自然也不会轻易服从其他人的领导,总体上还是能维持一个集体决议的状态。

而克里斯蒂安圆滑的手腕加上他“安森兄长”的身份,也多少为他担任议长职务加分不少,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不过事情只要存在就必然有意义,出现了空缺就自然有人来弥补,无论他是出于什么目的。

体现在国民议会这件事上,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开始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虽然很多代表们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并不意味着克洛维不存在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类似“平等”思想,甚至是做过相关研究的学者更是不胜枚举。

代表们或是主动登门,或是学者们拿着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向代表们兜售,总之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各取所需的和谐——学者们得到了经费,代表们拿到了符合他们想法的理论。

甚至有许多过去很古旧的学者文献也被代表们翻找了出来,如获至宝的他们当然奉若圭秉。

至于某位走私违禁品的见习教士趁机赚了一大笔外快,连带着帮他干活的几位无信骑士团前成员也捞了不少好处…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既然纯粹是先射箭后画靶的提出自己的理论,相互冲突那么自然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更麻烦的是这种事情你很难寻找共同点,甚至想要在彼此之间调和也很困难。

更不用说因为不同理论的出现,国民议会内部阶层矛盾,地域矛盾复杂的问题马上就暴露了:小商人,穷贵族,豪门,大产业主,佃农,城市工人……

彼此之间就算不是亲如一家人,那也是视若仇寇。

利益不同,导致根本无法轻易团结所有阶层和群体;而经历过之前的种种事件,各团体也算见识到了传媒的力量,开始一边对外公开演讲,一边在报纸上刊登宣传自己理念的文章。

于是原本可以算是克洛维城最激进的“赤心”组织,在各个小团体的竞争中很快就变成了比较温和保守的那一派。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有过之前和王室,枢密院抗争经验的埃里希教员还有卡尔·贝恩迅速反应过来。

如果你在某个争取利益的抗议群体中被看成是“温和派”,那几乎就等于在说你是个头像派了!

利用自己这边的渠道,第二天《克洛维真想报》和另外几家的报纸头条上就出现了“赤心”的文章。

至于内容…无外乎强调军队和克洛维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非常极端的强调如果没有参过军或者为军队服务过,那就不配称之为克洛维人。

这种极端言论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对,也收获了很多赞同,但无论如何作为军官组织的“赤心”有这种想法,其实也不是不能被理解,因此并没有造成多少冲突。

而且最重要的…它将“赤心”重新拉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之中,看到了曾经赢得“议会法案”的组织仍然战斗在国民议会的最前沿,肩负着领袖般的使命。

卡尔·贝恩和埃里希则是多少松了口气,总算是能稍微消停一阵了。

嗯,才怪。

才过去两天,报纸上就刊登了比“赤心”更加极端的言论:血统不够纯正的克洛维人,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克洛维人!

乍一听貌似非常上层贵族的言论,实际上是某个中央行省出身的佃农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克洛维王国应当是纯正的克洛维人掌权,而克洛维上层中有太多的外国贵族,或者说和外国有关系的贵族了。

除了引起不少人的赞成之外,这番言论又重新掀起了一个全新的议题,那就是如何定义克洛维人?

有人认为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你就是克洛维人,有人则觉得必须血统纯正,有人觉得只要纳税就是,有人认为必须参军……

越来越多的先决条件被提出

最新小说: 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 反派之家,但咸鱼 我靠吃瓜系统成为神棍 过分漂亮的她[穿书] 我家有个小财神![九零]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七零] 我,包租婆,坐拥一座城 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 成为海岛文小炮灰[七零] 穿成死对头的鹦鹉后